招聘软件套路深,供需两端双向“压榨”!就业乱象局面如何破?
正值七月毕业季,本应是人才市场供需两旺的时节。然而网络上却流行起一个词条——“在招聘软件上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这看似调侃的背后,折射出当下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在招聘平台上遭遇的双重困境。
求职者简历石沉大海,岗位信息真假难辨,企业方苦恼想招人还得先充值?这“两头难”的局面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如遇招聘软件“套路”该如何合理捍卫自身权益?还有哪些正规就业渠道可供求职者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应届毕业生小张:我一直在用线上软件投递我的简历,他推荐的那些岗位和我的专业压根不对口,一腔热血投到里面之后,每次换来的都是一些跟我完全没有关系的专业,明明找工作已经够难了。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张同学情绪有些激动。这是他拿到毕业证书的第46天了。找工作的近两个月期间,她已经在某大型招聘软件上投递了几十次简历。明明专业不冷门,明明双一流大学研究生学历,可简历仿佛石沉大海。像张同学这样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在看似职位琳琅满目的招聘软件上,存在着“僵尸岗位”——这些职位长期挂在网上,一些求职者甚至发现自己投递过的岗位,几个月后点开依然在热招状态,招聘信息一字未变。这种岗位的存在,严重消耗了求职者的精力和期待。
求职者:公司会发业绩,HR要招人。明明已经招过了,但是公司要求还得再面试(凑人数)这种肯定不会发offer的!
求职者:推的工作岗位不是我们对口专业,很多都是“挂”在上面,其实不会去招人。
市民:我有一次实习是没有工资的,过去了见个面说没有工资,跟平台上的宣传完全不一样。
求职者:平台上写的工作内容跟我面试的时候告诉我的工作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
求职者:招聘软件开始让我交费用,才会给我推荐相对适配的岗位。

某求职软件
招聘信息与实际薪资不符、实习期无劳务无保险,被企业冠上“行业共识”、企业人事部门为完成个人业绩,实则面试只是“过场”......更有甚者,一些公司以“岗前培训”为名,要求职者先交钱参加培训,求职者不仅花了冤枉钱,还浪费了宝贵时间。如遇以上情况,求职者该如何合理捍卫个人权益?
北京福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志友:“僵尸岗位”还是“薪资虚标”,都是一种在招聘阶段的违法行为。
北京福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志友:《劳动合同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14条明确:发布的招聘信息不得含有虚假或歧视性的内容,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件,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任何财物。如果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形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依法维权。或向人社部门的社保机构投诉企业,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甚至还可以要求企业支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高校招聘会现场/图片源于网络
招聘软件套路重重,不仅让求职者寒了心,用人单位同样也是深受其扰,满满无奈。许多有真实用人需求的企业,即便提供了在本地或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水,明确标明了福利待遇,收到的简历却寥寥无几。
用人单位:我最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诉求写的很清楚,但是简历送到我这边来和我要求的不太符。但我身边挺多人都在找工作的,所以我就很奇怪怎么就招不到人呢?
某企业人事:企业如果不在boss上充钱的话,没有办法招到人。

图片源于网络
用人单位在平台上需花费88元才能发布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想要与求职者沟通,需要额外购买套餐,想要快速招到合适的人,让更多求职者看到岗位、加大曝光度,又是一笔新的开销。当企业没有持续投入资金购买平台的推广服务,就很可能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流中。“价高者得曝光”的机制是否涉嫌违法,怎样从法律层面界定?
北京福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志友:第一,我们要先固定证据——充值前后流量对比的截图。如果说曝光量断崖式的下跌,可能就存在这种虚假的行为。跟客服通话的时候,客服承诺充值以后肯定有效果,这种录音也是相应的证据。
如果企业遇到这种“软规定”违法行为的话,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平台数据造假行为,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索赔。比如平台通过一些虚假承诺诱导企业签订的服务合同,我们可以起诉要求法院撤销合同,并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张按照服务费的三倍原则进行赔偿。

招聘会现场/图片源于网络
招聘软件的套路让求职招聘成为“双向困局”,该如何解?今年五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北京福茂律师事务所张志友律师:清理非法网络招聘活动,五部门联合指导有关互联网平台企业要督促落实平台的审核巡查责任、核验相关账号以及运营主体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相应资质。
应该尽量通过一些正规合法的途径找工作。通过政府主导的一些免费渠道,比如人社部的求职登记小程序;还可以选择各个地方政府举办的各种招聘活动;毕业季各个高校都会举办双选会,邀请一些企业到高校举办招聘会,对于求职者也可以参加高校的这种双选会;还有一些大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都会自行组织一些招聘活动。比如说在国有企业的官网和事业单位官网都会发布一些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通过以上正规的途径来找工作。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编辑:柏璐瑶,主编朱来生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机器人招聘激增409% 算法工程师月薪超3万 磁悬浮技术突破产业爆发
一条测试轨道上,1.1吨重的磁悬浮试验车7秒内加速到650公里/小时,而在几百公里外,一群90后工程师正调试着能精准扭秧歌的机器人。
深圳科技园区内,28岁的算法工程师张明阳刚结束宇树科技的面试。“月薪七万 ,年薪超90万”,这位清华博士被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岗位的待遇震撼——这相当于他同学在互联网大厂薪资的三倍。
 
与此同时,湖北东湖实验室的磁悬浮测试线上,重达1.1吨的试验车正以7秒加速到650公里/小时 的速度飞驰而过,最大加速度超过8个G(战斗机飞行员承受的极限负荷)。
智联招聘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前5个月,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需求同比激增409% ,求职人数增长396%,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达25368元,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更突破3万元。一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人才争夺战正在中国机器人产业上演。
01 招聘热潮,算法工程师年薪百万不是梦
打开招聘网站,人形机器人相关岗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宇树科技招聘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月薪高达4-7万元,按13薪计算,年薪最高可超90万元 。岗位要求负责“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控制算法设计、训练及真机部署测试”。
 
在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高薪招募运动控制算法专家,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熟练掌握LQR、MPC等先进控制算法。苏州汇川技术开出月薪1.8万元招聘机器人算法工程师,专注灵巧手运动控制开发。
江苏北人智能制造公司更是为AI算法工程师岗位标出月薪2万元 ,要求博士学历,负责“工业人形机器人系统的AI算法模块开发”。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岗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算法工程师招聘需求同比增速高达479% 。北京、深圳、上海成为算法工程师需求最旺盛的三大城市。
02 技术突破,磁悬浮极速助推机器人发展
当招聘市场火热进行时,中国科研团队在磁悬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湖北东湖实验室的“一公里高速磁悬浮测试线”上演速度奇迹——重达1.1吨的试验车7.1秒从静止加速到650公里/小时 。
 
“每小时650公里并非终极目标,今年底将实现800公里时速 运行。”湖北东湖实验室磁悬浮中心主任李卫超表示。测试线采用毫米级定位和瞬时制动技术,在650公里时速下制动距离仅220米,相当于两座足球场的长度。
磁悬浮技术通过电磁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上方10毫米 ,彻底摆脱机械接触。这项技术正在向机器人领域渗透。
山东章鼓近期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知磁悬浮产品是否能用于人形机器人”。这一回应恰恰反映了产业界对磁悬浮与机器人融合的高度期待。
03 产业融合,高速驱动下的机器人新形态
磁悬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在为机器人产业打开全新想象空间。传统机器人运动系统受限于电机响应速度和机械传动效率,而磁悬浮技术带来的高精度控制能力和瞬时响应特性 ,有望解决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核心难题。
 
“轮轨系统的极限时速约为400公里,而新一代磁悬浮系统的起步就是600公里。”李卫超这样描述技术代际差异。这种差异同样存在于传统电机驱动与未来磁悬浮驱动的机器人关节之间。
在武汉测试线上,磁悬浮系统展示的8个G加速度 和4毫米定位精度,正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类人运动急需的核心性能。当这些技术逐步移植到机器人领域,双足机器人的奔跑速度、机械臂的操作精度将实现质的飞跃。
据中信证券统计,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已突破2000台,正式迎来商业化元年 。2025年出货量将显著增加,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奇点。
04 人才画像,年轻高学历群体成主力军
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重塑了人才市场格局。智联招聘报告描绘出行业人才特征:35岁以下求职者占比72%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6% 。这一数据在技术岗位中更为突出,16-34岁青年人才占比82%,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9%。
“技术进步正驱动传统制造业、互联网人才向机器人产业转型。”智联招聘分析师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等专业背景人才成为企业争抢对象,呈现出“强对口性+深融合度”特征。
在苏州汇川技术的招聘要求中,算法工程师岗位明确要求应聘者熟悉机器人学、刚体运动学与动力学,掌握常用物理仿真器,有实际工程应用经验。这些要求反映了企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 的渴求。
值得关注的是,机器人产业技术岗位占比突出,招聘职位数及求职人数占比分别达62%和71%,这与产业仍处于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关键期密切相关。
05 挑战犹存,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距离
产业爆发式增长背后,挑战依然存在。在招聘市场,高端算法人才稀缺与企业需求激增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但真正具备机器人感知算法、深度强化学习等前沿技术能力的人才仍是凤毛麟角。
技术融合方面,磁悬浮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尚处早期探索阶段。山东章鼓的回应折射出产业链协同不足 的现实。如何将磁悬浮技术的高精度、高响应特性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仍需攻克微型化、能耗控制等难题。
成本控制是另一大挑战。以上海磁浮线为例,其每公里造价约3亿元,是高铁的2-3倍。同样,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商业化量产,必须将目前动辄数十万元的成本降至合理水平。
06 未来展望,中国机器人产业崛起时刻
随着技术突破与人才集聚,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湖北东湖实验室的磁悬浮测试线不仅是速度擂台,更将成为开放共享的试验平台,支撑超高速电磁撬、航天发射等前沿实验。
在应用场景拓展上,磁悬浮技术在超高速电磁撬、高速轨道交通、低空经济、航天电磁发射 等领域均具备广阔前景。这些领域的突破又将反哺机器人产业,加速技术创新与迭代。
 
“未来10年到20年时间里,中国人有望坐上全面自主可控、时速超过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李卫超展望道。同样,中国也有望培育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和产品。
湖北东湖实验室的磁悬浮轨道上,试验车再次以650公里的时速呼啸而过。几秒钟后,它稳稳停住,定位精度达到惊人的4毫米 。控制室内,年轻的工程师们专注记录数据,他们中有人拒绝了互联网巨头的高薪邀约,选择留在这里追逐速度梦想。
“开磁悬浮列车的体验就像开高铁一样。”一位工程师笑着说,“但我们的目标是让它变得像骑自行车一样普及。”此刻,全国机器人企业的招聘邮箱里,简历正以409%的增速涌入。
相关问答
开一家中介招工进厂,要怎么做?
其实就是开中介喽。首先是选址,选一个人流量大的。当然这些人要是找工作的。第二就是宣传了。将你的信息在多个媒体上进行发布。在店门外摆个大牌子也是必须...
开酒吧需要招聘那些职位?
最简单的就是,业务经理招聘人员不限,因为人月多给你带的生意越多,楼面经理一个有能力的就够了,主观一个,服务人员根据自己店里面的情况来定,小的话就把主管不...
开一家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需要什么硬件需求,多少服务器?价...
服务器一般的都可以智联招聘是比较成熟的网站了,估计是好几台服务器在用。你先开头开网站招聘类型的。可以租用服务器一年要不了多少钱。自己买也是拿到...
什么是rpo招聘?-ZOL问答
RPO招聘(RecruitmentProcessOutsourcing)是指企业将招聘流程整体或部分外包给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模式。通过RPO,企业可借助第三方的专业团队、技术和资源...
中铁三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聘挖掘机司机是真的吗?
假的,不要相信,以中铁三局,四局甚至N局的名义来招聘的信息基本都是假的,他们的招聘千篇一律,你没发现吗,都是传销骗子。。。。。假的,不要相信,以中铁三局,...
开一家投资咨询管理公司需要招聘哪些员工..._投资顾问考试_...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上面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公司简介:上海...
创办一个人才招聘公司需要什么手续?
私人基本上不好处理。如果你做的是门户网站,又是赢利性的是需要注册一家人才中介公司,经营范围是:人才招聘、人才推荐、人才咨询。办证手续为:注册需提供...
开家电动汽车店要多少钱-找法网
开电动汽车店的成本因多种因素而异,难以一概而论。分析:开店成本包括店面租金、装修费用、首批进货成本、员工工资、运营资金及可能的加盟费等。此外,还需考虑...
公司可以招聘亲属吗?
公司可以招聘亲属。因为当你的亲属有符合你公司岗位的条件的那么是可以招聘的,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小型的私人企业里面是非常多的,尤其是财务方面的工作很多都...
开一家工厂需要什么条件-免费法律咨询-华律网
[回答]开办工厂需满足多方面条件。场地方面,要有合适的厂房,其选址应综合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产业配套等因素,同时需符合当地规划与环保要求。资金上,要...
 
    		 
   			
    		
 
   
             
   
             
   
             
   
             
   
            